旺報【記者蔡浩祥╱台北報導】

民進黨立院「蘇蔡配」成局,學者29日分析認為,蘇嘉全的出線象徵民進黨國會改革決心,但如何改革過去「朝野協商」造成的議事效率不彰及民眾對於立院「密室政治」協商印象,將考驗新院長的智慧。

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勳受訪表示,相較蘇嘉全,柯建銘的形象較接近「舊國會時代」人物,若出線恐讓民眾質疑民進黨的國會改革是否做半套;因此,蘇嘉全的出線除能貫徹蔡英文的意志,也象徵民進黨國會改革的決心。

鈕則勳指出,過去王金平主掌立院時期,常透過「朝野協商」給予小黨發聲的空間和權益,使民進黨藉此在國會得以與國民黨抗衡;但「朝野協商」有好有壞,好處是呈現立院多元民主生態,壞處則是給小黨太多說「不」的權力,以致議事效率不彰,所以如何拿捏也將是新院長必須面對的課題。

至於代表國民黨出馬少量團體服角逐國會龍頭的賴士葆則表示,國民黨在此次選舉定會票票入匭,蘇嘉全不要「陰溝裡翻船」;他強調,國民黨會固守既有的35票,展現團結,並透過其他管道向各政黨尋求支持,雖說選舉勝負已定,但蘇嘉全還是顧好民進黨的68票比較重要。

親民黨立委陳怡潔認為,黨團是否支持「蘇蔡配」,得視蘇嘉全提出什麼樣的國會改革理念、作為,不是絕對多數就行。D76802E8392B8755
arrow
arrow

    wzs75xy28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